行业观察丨“重水轻泥”的格局正在改写,
我们不想让世界这么“污”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品,除了具有二次污染的危害外,还具有一些肥料和能源替代的价值。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污泥,是环境污染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水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我国在流域治理、工业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众多板块上的发展迅速。但就目前来说,国内对于污泥治理的重视远不及污水治理,从而也导致了水处理市场“重水轻泥”的现象。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含水率非常高,最高可达99%以上。因其富含丰富的有机物,所以非常容易腐化发臭。
危害高污染大的污泥
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污泥处置问题在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下,一举成为“十三五”环境治理的重要对象。同时,有了两个五年的铺垫和积累,我国污泥处置能力也在翻倍提升。
尽管如此,污泥产生量却也不容小觑,业界普遍预测,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超过5200万吨。按照现在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来看,仍有差不多一半的市场增值空间,这块“蛋糕”也足以吸引众多企业和资本涉足于此。
整个“十三五”都将是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能力提升,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阶段。从结果上来说,污泥再利用更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不少地方的着力点也正瞄准污泥处置的正向效益。而以往常常被忽视的工业污泥处置,如今也在逐步走向正规。
如果自消纳的路子行不通,与专业环保企业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今,“重水轻泥”的格局正在改写,污泥处置走向了一个热门的高峰期。从各个方面来看,污泥无害化和再利用的条件都已经成熟,关键在于发挥市场能动性,让资本对污泥处置的热情真切转化为推动产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纵观污泥处置的整体发展态势,从“绿色”和“智能”两个角度跟上新形势,获取新思路,保障主动权有迹可循。这不仅是新模式的开辟,更是完善污泥处置产业链的优化选择。就像我国提出“智造”理念,就意味着发展理念、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各方面的上台阶。
江苏一品联合国内著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大对污泥焚烧已有10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于近期顺利通过中试,率先在国内突破低热值湿污泥无法自持焚烧的技术壁垒,成功将“60%含水率、800kcal/kg”的市政湿污泥,在无需任何外来辅助燃料或热值的情况下,直接入炉,完全自持焚烧!
该技术已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1)污泥自持焚烧技术指标:①污泥入炉含水率为60%左右,热值大于800kcal/kg时,实现稳定燃烧;②污泥燃尽率≥98%;③灰渣热酌减率≤5%;④污泥焚烧产生热量满足污泥热干化(含水率60%降至30%)所需能源耗量。
(2)超低排放技术指标:污泥焚烧污染物排放量满足超低排放标准,即NOx≤50mg/Nm3,SO2≤ 35mg/Nm3,颗粒物≤ 5mg/Nm3。
目前,江苏一品联合上海交大的该项技术,在国内污泥处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相信不久的将来,江苏一品的“低热值湿污泥直接焚烧”技术,将成为世界污泥焚烧技术领域的引领者!